人這一生,都活在慾望裡,生的慾望,愛的慾望,死的慾望。在慾望交織的海裡,不管我們做什麼,都只是為慾望買單。所不同的是,每個人願意為之傾倒一生的慾望有所不同罷了。
最終,有些人被慾望驅使著,成了專門為慾望買單的奴隸;而有些人驅使著自己的慾望,成了自己想成的人,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一百多年前,作家福樓拜厭倦了浪漫主義的那一套,什麼花前月下呀,什麼鮮花和燭光晚餐呀。他發現很多人沉迷在這種虛假的浪漫中,最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。所以,他打算寫一本很現實的書,讓人們看看真正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。他從現實里尋找,最終剖開“浪漫”的外套,找到一群庸俗不堪的人物,其中就有“包法利夫人”。包法利夫人追求“浪漫”,但她要的生活物質奢華,她要的愛情充滿激情。她透支著那個老實巴交的醫生丈夫,連連出軌,買東西毫無節制,手裡沒有錢了,就去借。收到法院的判決書,她不得不去找她那些曾如膠似漆的情人,還打算“出賣”身體,讓別人幫她還債,可是一聽說錢,人人就對她敬而遠之。她曾經活在被慾望驅使的刺激和享受里,最終也因慾望而亡,死狀可怖。小說寫到這裡,作家福樓拜彷彿虛脫了一般,他痛哭起來,朋友問他哭什麼。福樓拜對朋友說:“是我新寫的小說裡的一個角色。 ”1857年,小說出版,福樓拜聲名大噪,他卻在很多場合宣稱:“包法利夫人,就是我。 ”拋開作家的身份,福樓拜是真正的富二代,他從小就生活在奢華的物質裡。和很多富二代一樣,他享受著身體慾望得到滿足的刺激,追求著物質豐盛的生活。可是後來他看到了這種物質生活背後的空虛,開始尋求精神上的滿足。而包法利夫人到死才明白,只能用生命來為一生的慾望買單。不僅如此,她的丈夫也在為妻子的慾望買單,沒多久就去世了。她的女兒,也在為母親的慾望買單,成為無父無母的孤兒,八九歲就做了童工。嗜欲深者,自己買不起的單,會連累別人,而很多人,不是為自己的慾望買單,就是為他人的慾望買單。
barak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