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,有一位作家被譽為“抒情的人道主義者,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,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。 ”他的文章讀起來閒適幽默; 而他的人生,卻是更加詼諧有趣。讀者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:「很多人不知道他,但知道的都愛他。 ”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:「是一文狐,修煉成老精。 ”史航說:「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,但可愛成這樣的,卻不常見。 ”是的,他貪吃,貪玩,是一位貪戀美好人世間的可愛老頭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重讀汪曾祺,一起尋找那生活中失落已久的詩意與趣味。“拍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。”萝卜、黄瓜、咸菜、鱼、豆腐、韭菜花、手把肉、昆明的米线、高邮的鸭蛋、北京的酱菜......他的《端午的鴨蛋》,為家鄉高郵的鹹鴨蛋帶貨了十幾年:“敲破鴨蛋一角,筷子頭一扎,紅油就吱——冒出來。”在課餘時間,他經常溜到街頭小酒館,點上一碟豬頭肉和一壺美酒,美美地享用一番;或者去集市的小攤邊吃白斬雞,還美其名曰“坐食涼雞”。失戀了,本來打算絕食祭奠愛情,睡了兩天兩夜之後,發現肚子太餓受不了。好友朱德熙帶著字典去看望他,於是兩人到街上把字典賣了,換了兩碗香噴噴的米線。有一次他去買牛肉,排在他前面的是一個中年婦女,那位婦女問賣牛肉的師傅:“牛肉要怎麼做? ”從清燉、紅燒、咖喱牛肉,直到廣東的蠔油炒牛肉、四川的水煮牛肉、乾煸牛肉絲......給妻子施松卿寫信:
barak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