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鬆弛感一詞在網上特別火。
一家人出門旅行,孩子的證件過期,無法登機,媽媽只能和孩子打道回府。可剩下坐上飛機的家人行李,是掛在媽媽名下託運,由於媽媽沒登機,導致行李全部退回。一般人遇到這樣的事情,要麼大發雷霆,要麼彼此埋怨。但這家人卻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,泰然自若,一臉輕鬆。就是打了個電話叫家人回來拿行李,全程氛圍非常鬆弛。這就是“鬆弛感”,它意味著允許一切發生,遇事不急,處世不躁。在這個壓力重重的時代,每個人都會因家庭瑣碎而疲憊,因職場競爭而焦慮。可那些真正幸福度高的人,都會把人生調成“鬆弛模式”。心裡總是害怕比不上別人,稍稍落後,就變得惴惴不安。對於工作和未來總是胡思亂想,晚上經常失眠......這就是緊繃感,我們總是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,似乎要求越高,就越體面。於是,父母連夜學習育兒經,寄希望成為100分家長;一個人因為各種瑣事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,就不知不覺陷入了精神內耗。一位年輕人名校畢業,能力不差,但他卻活得非常焦慮。
barak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