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認為大腦生來就是註定,無法改變。 事實上,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,都會決定和影響大腦是否更加聰明。
近日,《英國醫學專家》發佈一篇關於腦健康的論文,裡面提出腦健康主要由以下因素來決定:運動、智力鍛煉、飲食、社交、睡眠和控制血管危險。其實,鍛煉大腦的方法很簡單,從6個習慣開始改變,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。
以上中等強度的定期鍛煉,可以增加大腦中某些特定區域的容量。另外,也有研究人員發現,健康受試者和患者在運動之後,海馬體大小增加為16%和12%。 而沒有運動人群的海馬體大小並沒有發生變化。不少人認為體育鍛煉只對身體健康有幫助,事實上,它還能提高大腦的運作品質,從而增強記憶力、學習能力等。
經常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,讓更多的氧氣和血液運輸到大腦中,為腦細胞提供一個滋養的環境。每周運動建議每周至少堅持運動5天,每天至少30分鐘。 不過世界上的運動有許多種,一定要根據不同年齡的身體狀況,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。
青少年:籃球、足球、排球、網球等球類運動,可以能提升大腦的反應速度;
中年人:瑜伽、慢跑、爬山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,加速新陳代謝率;
2、學習可以讓大腦更加靈敏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:一段時間沒有學習,就會發現大腦反應遲鈍,跟不上其他人的腳步。其實,這個現象就是“用進廢退”。 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的大腦是會開始衰退,如果不去學習新的事物,那麼大腦中的海馬體受到的刺激就會減少,腦力就不如以前了。相關研究表明,學習一門新的語言能夠增加大腦中相關區域的大腦灰質,從而促進大腦發育。学习一种语言、玩一种乐器、下一盘棋盘、读一本好书、跳一场新的舞蹈,都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改善,刺激新的神经元形成,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症。大腦和其他器官一樣,也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食物,如果經常吃它喜歡的食物,不僅提高注意力,還會讓大腦越來健康。深海魚中含有ω-3不飽和脂肪酸,對大腦有較高的營養價值,可以及時給大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