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東坡曾這樣評價陶淵明:「夢中了了醉中醒,只淵明。 ”在魏晉那個大夢沉沉的年代,很多讀書人一面向往著歸隱,一面掙扎在名利場里。在十二年的徘徊矛盾之後,在歸隱和出仕之間,選擇了徹徹底底歸隱。歸隱,同樣也意味著清貧,甚至還有可能衣不蔽體、食不果腹。在種種不理解的聲音中,他毅然選擇了沉澱內心,成為詩人陶淵明,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。接下來,讓我們一起走進《陶淵明傳》這本書,一起去感受他那淡泊卻又壯闊的一生吧。柴米油鹽醬醋茶,吃喝拉撒睡,再加上愛恨情仇,就是生活的全部,說起來一句話,做起來一輩子。一方面,家裡沒有餘糧,就要揭不開鍋了,再不出去上班,家人就要挨餓了,自己也沒有酒喝了。另一方面,對於性本愛山丘的陶淵明來說,出去上班,就得和一些油頭粉面的傢伙打交道,實在是討厭得很。為了生活,陶淵明還是選擇去上班,可是上了沒有多久,就實在心累得受不了了,又辭職回家種地。可那年頭,莊稼收成不好,陶淵明靠種地,沒多久又到了吃不上飯的地步。 一点钱,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,看着面黄肌瘦的妻子,他又出去了。反反复复,连续几次,陶渊明发现,违心做事,哪怕是穿着华美达衣服,有着吃不完的粮食,自己也不会快乐。人这一生,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才能真正快乐,内心才能真正平静。
陶渊明虽然家世显赫,可是到了他这一代,家世早已没落了,除了几亩薄田,钱财是没多少了。陶淵明又不是一個懂得生財之道的人,日子越過越窮,窮到快吃不上飯了,又開始出去打工上班,可是遇見的老闆,要麼是野心家,要麼是畫大餅。他見到的人,汲汲於富貴,戚戚於貧賤,見到有錢有權,有人就低眉順眼,有人就阿諛奉承。反正,在名利場中,人們盯著的無非就是錢權名等東西。對於陶淵明這等老刁民而言,淡看日出日落,閒看雲卷雲舒,哪裡習慣得了這等束縛。他放眼望去,只覺得這些人,活得真複雜,活得真累,為了一些身外之物,勞神傷力。陶淵明是個簡單的人,可受不了這複雜的人際關係,他要找幾個簡單的人,一起數星星看月亮,有酒時一起喝酒,喝完酒就各自回家睡覺。哪裡受得了職場當中這些彎彎繞繞,非要把一些人招呼好,就因為那人是客戶,是上級。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,也是因為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,再不出去上班,就得出去要飯了。
barak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