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時候,我們就像圖中那個人一樣,講話之前不假思索,任由話語脫口而出。“大部分影響生活的事情,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,都是溝通不善而導致的。”學習溝通的技巧,修煉說話的水準,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修行。
你有沒有發現,生活中很多爭吵和誤解,都是嘴快惹的禍。當時北京新東方的校長聽別人說李笑來對語料庫很有研究,於是就找他來聊聊,看看能不能為學校建一個語料庫。一路聊得挺高興,最後校長問了這麼一句:“那你看,笑來,你需要什麼樣的支援? ”李笑來不假思索地說:“其實這事兒花不了多少錢,主要是耗時費力,所以我希望這不是個換了個校長就不見了的事兒......”實際上他想表達的是:“這事兒是個慢活,得持續做......”但偏偏,話說得太快,太急,原本熱熱鬧鬧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,為學校建語料庫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。日常中的我們,其實也會像李笑來一樣,越是興奮,越容易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。
金話筒金獎獲得者殷亞敏曾經說過:最好的說話之道,是開口之前停三秒。停頓的功夫,給自己留一點沉默的時間,才能有效梳理邏輯,也避免場面陷入尷尬的境地。
會換位思考的人,更能贏得對方的好感,溝通時會更順暢。如果只在意自己的感受,而忽視了他人的處境,一段關係就會越行越遠。大概三十多年前,宋丹丹和倪萍因為春晚結識,成為好朋友。宋丹丹編排節目《懶漢相親》的時候,倪萍還為她籌謀劃策,費盡心思地出主意。但就是這樣一段深刻的友誼,卻因為一句話暫停了20年。當時,在一個飯局上,宋丹丹看到倪萍過來,親切地拉著她的手,跟大家說:沒想到,倪萍卻似笑非笑地說:“我認識你么? 誰和你是好朋友。 ”直到去年,在一檔綜藝節目上,宋丹丹與倪萍相遇,才忍不住說出這個委屈自己多年的心結。自己那時候正春風得意,沒有想到有口無心的一句玩笑話,成了宋丹丹心中的一根刺。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,在對話的時候,先去體會他人的情緒及立場,顧及他人感受。
barak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