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王陽明曾說:
得財不喜是平常心,失利不憂是平常心,享譽不驕是平常心,受謗不惱是平常心。
他的一生波瀾起伏,有過平匪患、安叛亂的榮光,也有過陷囹圄、遭酷刑的險境。
但無論是高峰還是低谷,都沒能在他心中掀起半點微瀾。他始終能以一顆平常心應對疾風高浪,榮辱成敗也不過是過眼雲煙。正如他自己所說:“毀譽在外,安能避得,只要自修何如爾。”得財不喜
“您常說我們要祛除私慾,那對於財富的追求肯定是不對的了。 因為古人說了,小人才經常談利。 ”王陽明答道:
生活中,有很多人迷戀於錢財,只要有利可圖,哪怕違背本心,也不管不顧。
結果他就會被物質財富所奴役,得財之時欣喜若狂,失財之時悲若瘋癲。反之,若是能夠減少對錢財的執念,內心自能澄澈清明,處世隨心所動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,本來身無功名,靠著曾國藩順風順水,一路做到將軍的位置。曾國荃得到賞賜後,一連好幾天大宴賓客,還邀請曾國藩也前來赴宴。可他仍毫不在意,在老家大興土木,把家中府邸建得堪比王府。最後因為逾越禮制,他被人告發,很快就被奪去職位,灰溜溜地回了老家。現實中就有不少人持有曾國荃般的“暴發戶心態”,獲得一點財富就忘乎所以,把優越感寫在臉上。一個人得財而忘形,大肆張揚,最終不是迅速敗光家財,就是遭人妒忌,引來禍事。唯有貴而不顯,華而不炫,方能真正地守住自己的財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