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活的生命給了我的家庭,我把剩下的遺體給羅伯特·金凱德。 ——《廊橋遺夢》法蘭西絲卡
加西亞·瑪律克斯在《霍亂時期的愛情》裡有一句:“一對恩愛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,而是穩定的關係。 ”
從“多巴胺愛情理論”來說,愛情的保持期是有限的,長久的婚姻,最終會沉澱於穩定的關係和平靜的生活。
婚姻有時候並不是遇到了對的人,而是恰好那個人出現在對的時間。之如佛蘭克林的名言:“哪裡有沒有愛情的婚姻,哪裡就有不結婚的愛情。”然而選擇就意味著承擔責任,道德禮法,都是一種約束力。在婚姻之外的愛情,就失去了愛情天然的美好,而需要承擔世俗之內的評判與丈量。日本的文化中,把婚姻之外的愛情歸之為“禁斷之戀”,即便渲染得再美,也有明顯的禁忌意味。這樣的感情卻成為文學作品中經久不衰的主題,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擊中一部分已婚群體的痛點與共鳴。要說最為經典的婚外戀情作品,不得不提《廊橋遺夢》,它曾一度引發了美國離婚潮。《廊橋遺夢》僅僅用了四天就寫成,五十三歲的沃勒憑此書,搖身成為了身價不菲的暢銷書作家,隨後便與結婚已三十六年的妻子離婚。相比沃勒筆下移情四天而克制終生的法蘭西絲卡,沃勒行事出奇的俐落果斷。那萬千為小說所打動的讀者,不過是正好在書中看到了自己......
弗朗西絲卡曾是個多情的義大利少女,那不勒斯的海風里都散發著愛情的味道,像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女孩一樣,她浪漫而天真,對現代化的繁華城市充滿新奇的嚮往。美國人理查德出現得恰到好處,遠方的人和遠方的愛,以自由為名,永遠承載著少女羅曼蒂克的夢。然而,夢想與現實之間隔了一層想像,當法蘭西絲卡跟著理查遠赴他鄉,才發現她不過是從一個鄉村來到了另一個鄉村。理查德討厭城市的工業文明,他更享受在鄉下的農場,與村民們談論著他們的小牛、豬排。法蘭西絲卡挽起她漂亮的長髮,把一個又一個日子浸在瑣碎的生活勞動中,她和任何一個鄉村主婦沒什麼區別,穿質樸的衣服, 廚房的角落放著豁口又捨不得扔的酒杯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