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6年,71歲的馬克·吐溫臥病在床,垂頭喪氣,萎靡不振。這天,他隨手翻閱一本書,卻不想這一看便如癡如醉,廢寢忘食。一口氣讀完後,馬克·吐溫竟像孩子般激動地不知所措,立刻給作者寫了封信,表達自己的崇拜之情。這本書不是什麼名人巨作,而是一本剛出版不久的童話小說——《綠山牆的安妮》,講述的是11歲女孩安妮的成長經歷。安妮滿臉雀斑,一頭紅發,愛幻想,總闖禍,卻被馬克·吐溫大讚為愛麗絲之後:“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。”她是個孤兒,卻在苦悶壓抑又極度貧窮的生活中,活成了世界上最快樂的人。安妮仿佛会魔法,总能把无聊透顶的日子过得生趣盎然。她好似一枚小太阳,照亮自己,温暖别人,感染了后世无数读者。在爱德华王子岛上,有一个绿山墙农舍,里面住着两个“古怪老人”——马瑞拉和马修。他们是一对兄妹,都没结过婚,无儿无女,生性孤僻,不善交际。尤其是姐姐马瑞拉,乏味、刻板、严厉,在风景如画的绿山墙,她的日子仿佛一潭死水。这潭死水安静了几十年,却在她60岁时被自己的一个念头搅起了不小的涟漪。因为年事渐高,马瑞拉突发奇想,打算领养一名男孩,结果却阴差阳错地把“丑姑娘”安妮带回了家。初来乍到的安妮,立刻被绿山墙的景色迷住,而马瑞拉却警告她:“别看那些没用的!”院子里的樱桃树开出雪白的花,安妮兴奋地称之为“白雪公主”,而马瑞拉则一脸厌恶地说:“它的果实又小又涩,还招来很多小虫。”村民邀请她们参加舞会,马瑞拉果断拒绝;邻居来家做客,马瑞拉则全程阴沉着一张脸。六十多年来,她从未踏出绿山墙一步,每天就是按时吃饭,按点睡觉,织布裁衣,放牛喂羊,没有其他兴趣爱好,更没有聊得来的朋友。你死气沉沉,生活便枯燥乏味;你敷衍了事,怠慢的只能是自己。我们两点一线奔忙,像埋头拉磨的驴一样,盲目地一圈圈打转,却忘记抬头看看远方;一日三餐凑合,一年四季将就,对一切都不感兴趣。年轻时的爱好与梦想早忘了个干净,生活里只剩埋头赚钱,低头吃饭。时间久了,你冷不丁地发现,即使没有大风大浪,这寡淡如水的日子也会要了人的命。有人堕落而不自知,有人被无聊击得粉碎,有人深感活着没劲,一天比一天颓废。没了心劲,没了盼头,生活像钝刀子割肉,不致命却了无生趣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这一切的罪魁祸首,会不会是你自己?把心门关死,就别怪阳光照不进来;提不起兴致,生活只能是枯草一片。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曾说: